国际观察:建交68周年,埃中关系迈进“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2024-06-05 04:00:37 来源: sp20240605

2024年5月30日是埃及和中国建交68周年纪念日。尽管68年相对两国悠久的历史来说并不算长,但这段时间的埃中交流却获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些成就让两国人民获益匪浅,促进了两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树立了人类历史上两个古老文明之间全面战略合作的典范。

中国历史文献很早就记载了埃及和亚历山大城的名字,埃及有句谚语“求知,哪怕远在中国”。这表明埃及与中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不仅仅是经贸上的联系,还涉及到文化和科学上的交流。

20世纪50年代中叶,埃及总统纳赛尔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期间进行了首次会晤,成为两国领导层之间沟通的新起点,开启了一个光明的篇章。

1956年,埃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宣布建立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这一举动打开了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大门。埃及在1972年也坚定地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在各种国际场合,埃及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坚信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怀抱,就像香港和澳门一样。

中国同样表现出对埃及的高度支持。埃及人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纳赛尔在1956年7月宣布对苏伊士运河实施国有化时,中国积极支持了这一决定。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后,中国政府发布声明支持埃及人民。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埃中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是志同道合、彼此信任的好朋友。我认为这是因为埃中两国有三大共同点:

第一,埃及和中国作为两个拥有辉煌文明,庞大的人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实力的国家,两国在各自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近代以来,两国有着相似的历史经历,它们在20世纪都曾为争取独立和建设自己国家进行过艰苦斗争。

第三,两国都秉持根据国际法和尊重他国主权的原则制定外交政策。因此,在许多问题上,两国有着非常相似甚至相同的观点。

2014年12月,埃及总统塞西访问中国,两国将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为两国在各个领域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创造了更大的空间。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埃及进行了国事访问,进一步加深了埃中友谊,开创了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

在过去十年间,埃及和中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蓬勃发展。塞西总统多次访华,其中包括参加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2022年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习近平主席将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为“中国同阿拉伯、非洲、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强调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推进中埃关系。

在过去的十年间,埃中两国在交通、建筑、通信、矿业、纺织工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天科学、智慧城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培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领域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合作。中国在埃及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最具影响力的项目有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和斋月十日城铁路项目等。

中国是对埃及投资最活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对埃及投资已超70亿美元。两国2021年的贸易额近200亿美元,其中埃及出口中国约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84.8%。

同时,埃中在文教、新闻、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也非常活跃。近年来,双方举办了文化周、电影节、文物展、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两国人民欢迎。

自2002年埃中两国签署中国公民组团赴埃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赴埃游客数量增长不断加快。2018年,赴埃旅游中国公民达50万人次。2023年1月,埃及被列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首批恢复中国旅游组团试点国家名单。

两国间现已结成友好省市17对,汉语也纳入埃及中小学课程。2022年9月,埃及中学中文教育试点项目启动。埃及目前有30所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4所孔子学院、2个孔子课堂和2个鲁班学院。

现在,埃及人民正在展望未来,探寻埃中两国在实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面所能发展的广阔前景,也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赴埃投资,更多的中国游客赴埃观光。

我从事中国报道和研究已有27年。在过去27年的时间里,我访问过中国15次,出版了五本关于中国的图书。

2019年,我再次访问新疆时,亲眼目睹了该地区的安全稳定局面以及令人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这种发展涵盖了各个民族,得益于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将人的发展置于首位,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社会层面。

我是埃中友好协会资深会员,一直致力于埃中友好工作。我将继续报道和研究中国,继续向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介绍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

(作者系埃中友好协会会员,埃及《金字塔报》前副主编,专栏作家。本文系拉尼姆·马哈尔翻译)

(责编:张悦、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