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07:59:29 来源: sp20241101
今年5月初,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水生态健康监测团队在上庄水库沿岸执行水生昆虫调查时,首次发现类低斑蜻昆虫。近日,经过北京林业大学相关专家复审鉴定后,最终确定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6年ver3.1)中极度濒危(CR)的昆虫纲蜻蜓目昆虫——低斑蜻。
低斑蜻隶属于蜻蜓目蜻科蜻属,又名六斑蜻、琚珀蜻,是一种体型较大、翅具色斑的蜻科动物,多生活于低海拔的河湖湿地环境。从外形上看,成蜻体长28mm,翅展60mm,身体通常呈现黄褐色至黑褐色,有时体色较浅,但大多数雄蜻体色蓝黑色,在其翅膀的基部、中部和端部都具有明显色斑。低斑蜻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等地区,在每年4至5月份羽化为成体进行繁殖。2011年,北京农学院吴超发表的《北京蜻蜓目昆虫名录及地理分布》写道,“低斑蜻在北京可能已经绝迹”。
图为监测团队2024年5月拍摄的低斑蜻。(受访对象供图)
“对低斑蜻来说,它需要的环境是静水小型水域,对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以前稻田、小湖泊是理想栖息地。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自然形成的小型湖泊逐渐减少至消失,其生存环境也随之在城市里消失了。”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学科副教授史宏亮说,“其他珍稀蜻类,在平原地区栖息地减少的情况下,多数会选择飞入山间寻找新的栖息地。低斑蜻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种群迁移扩散能力不强,这使得它们在面对环境压力时更加脆弱,这也是造成目前低斑蜻极度濒危的一大原因。”
聊及低斑蜻的濒危程度,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水生态健康监测项目负责人陈乾阔表示,以大家熟悉的国宝大熊猫作比,目前低斑蜻的濒危等级比大熊猫还要高,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鱀豚的濒危等级相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审低斑蜻等级时,曾预估其数量不足5000只,因此被列为“CR”(极度濒危)级保护物种,同时声明该物种全球种群数量正在逐年下降,因此保护好低斑蜻自然栖息地至关重要。(吴文诩、张楚佳)
(责编:牛镛、岳弘彬)